- 故事的呼喚
- 2023年2月19日
苏文安丨当我们同在一起
在交响乐团中,不同人、不同乐器相互配搭,从而演奏出美妙的乐曲。你是“交响乐团”中的一员吗?你愿在团体中演好自己的角色,发出赞美之声吗?

“耶和华肯救我,所以,我们要一生一世在耶和华殿中,用丝弦的乐器唱我的诗歌。”(以赛亚书38:20)
这是我在W100和GR01课程开场白中,一定会带同学们一起背诵的一节金句。这节经文,深刻地描述了当我们愿意一同委身在文化宣教中,以文字来事奉耶和华时,会发生什么事。
“耶和华肯救我”,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个别与天父交涉的大事。所谓得救,关键是透过认罪悔改,个人与神建立真实、亲密的关系,而接下来说“所以,我们要……”,则强调基督徒的生活与事奉是群体的。至于“用丝弦的乐器”,则是以交响乐团来比喻我们的事奉,这也是将会在我们今天的信息中一以贯之的语言图像。

有两个词汇,世界上无论什么族裔说、用什么语言说,发音都大同小异──猜猜是哪两个词汇?
没错,是“阿门”和“哈利路亚”。“阿门”不是“谢饭完毕”,然后“开动!——开始吃饭”的意思,而是“诚心所愿”。至于“哈利路亚”,意思是“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所以诗篇第146至150篇,作为诗篇的压轴,每篇开头和结尾都是“你们要赞美耶和华”,故被称为“哈利路亚诗篇”。而第150篇,更是压轴中的压轴,以短短133个字(中文和合本),将“赞美”的各层面、各角度,描绘得淋漓尽致!
赞美是什么?──根据我个人对圣书教导的理解,“赞美”就是把对上帝的感恩之心,公开而热烈地报告给别人。因此,广义地说,所有能公开称颂上帝大能与大德的行动,包括以文字在文化中为主做见证,都可以列入“赞美”的范畴。这正是我们这些主的儿女聚在一起时,所当做的最重要的事之一。
诗篇第150篇,句句都带着“赞美”的字眼,正可教导我们学习有关赞美极宝贵的功课。让我们站起来,用欢喜感恩的心一同高声恭读。我一句,大家一句,彼此启应——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在上帝的圣所赞美衪!
在衪显能力的穹苍赞美衪!
要因衪大能的作为赞美衪,
按着衪极美的大德赞美衪!
要用角声赞美衪,
鼓瑟弹琴赞美衪!
击鼓跳舞赞美衪!
用丝弦的乐器和箫的声音赞美衪!
用大响的钹赞美衪!
用高声的钹赞美衪!
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Where:赞美的场合
“在上帝的圣所赞美祂!在祂显能力的穹苍赞美祂!”(第1节)

赞美不受地点限制。在圣所要赞美,在穹苍之下也要赞美。其实,这是诗篇中常用的平行对偶笔法——上帝的圣所就是祂显能力的穹苍,换句话说,整个宇宙,天上人间,都是上帝的圣所,也都是我们赞美祂的场合。
这当然包括家庭、社区、职场、教会,这些都是祂的圣所。换句话说,我们当随时随地赞美祂、事奉祂,而非到礼拜堂才赞美、逢礼拜天才事奉、在创文退修会才亲近祂。
What/Why:赞美的主题
“要因祂大能的作为赞美祂,按着祂极美的大德赞美祂”(第2节)
我们赞美的内容是什么?很简单,上主“大能的作为”和“极美的大德”。
许多时候,我们事奉上帝不起劲,祈祷时没有话说,做基督徒缺乏荣耀感、满足感,症结在于我们太少把思想的焦点对准上帝伟大无比的属性和作为。
愿我们像枝子连在葡萄树上一般,连结于上帝的伟大、慈爱、圣洁、良善、公义、信实、荣耀……以及祂为我们这些信靠祂的儿女所预备的救赎、保护、摄理、引导、医治、维持、满足……,我们就必然生活在赞美之中,而不再让除祂以外的任何事物在我们心里居首位,也不再为世上会过去、会朽坏的钱财、名声、地位夸口。
说到神大能的作为,你看仙人掌花,神让它在最艰困的环境中蓄积生命力,一年一次爆发绽放!
你看,只在五旬节前后开的圣灵之花,含苞如俯首祷告的圣徒,绽放如展翅的白鸽!
你看,美好丰硕的水果
你看,象征力与美的野生动物
你看,天真无邪的baby
你看,壮丽雄奇的山水
你看,瑰丽璀璨的云彩
你看,浩瀚无垠的星空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因祂大能的作为,以及这些大能作为背后所彰显的极美大德而感恩赞美!

正如耶利米书9:23-24所说:“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夸口,勇士不要因他的勇力夸口,财主不要因他的财物夸口。夸口的却因他有聪明,认识我是耶和华,又知道我喜悦在世上施行慈爱、公平,和公义,以此夸口。这是耶和华说的。”
我们已经知道随时随地都要赞美,而且要因祂大能的作为,以及极美的大德而赞美,那么,到底该怎么赞美呢?
How:赞美的方法
“要用角声赞美祂,鼓瑟弹琴赞美祂!击鼓跳舞赞美祂!用丝弦的乐器和箫的声音赞美祂!用大响的钹赞美祂!用高声的钹赞美祂。”(第3-5节)
这是在描述大卫王朝的国家交响乐团,而且,因为许多诗篇都是“交与伶长(国家大诗班兼交响乐团指挥)”公开传唱,因此,除了乐器声,还会配上人声,来赞美上帝。
角、箫是用口吹的,瑟、琴与丝弦乐器是用手指弹的,鼓与钹是用手敲击的,跳舞是用四肢和躯体的。不同器官、各种乐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赞美上帝。这告诉我们——
1. 要在生活的每一层面赞美。
2. 人人皆能赞美,皆当赞美。
3. 要与同伴们恩赐配搭,同心赞美。
是的,我们要靠着主在人生的每一个层面,也就是我们所必须扮演的每一个角色中来赞美神。
在家中,我们以做好父亲、好母亲、好女儿、好儿子来赞美上帝;在职场,我们以做好上司、好下属、好同事、好顾客、好服务人员来赞美上帝;在团契、在小组、在创文,我们以做热心参与、肯付代价的契友、组员或同工来赞美上帝……无论扮演什么角色,我们都要彰显上帝的大能与大德,使祂的名得荣耀。

众多的乐器组合起来,就成为一支赞美上帝的交响乐团,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一直强调无论在家庭、教会或创文的事奉,都是一种团队事奉。不同的乐器象征不同的恩赐。团队事奉的基本原则是“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弗4:12),也就是恩赐的配搭。各人发掘自己的恩赐,无私地贡献出来,与别人互补互助互励,就像不同音色、不同形状的乐器,吹奏击打起来,却能成为一首雄壮动人的乐曲。
我认识好几位非常注重以“团队事奉”来牧养家庭的同道和前辈。我尽力向他们学习,这些年来,“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孩子们都还在家中时,爸爸每天带灵修、带运动,妈妈担任家务总监和大厨,老大负责整理擦拭餐桌、老二洗碗、老三倒垃圾。稍微大些了,外出购物时,老大开车、爸爸监督、老二指路、老三负责查对购物清单。
各尽其职、配搭合作,就能使家务运作更有效率,省下忙乱与争执的时间精力,专注于灵命建造、亲情凝聚,并且一同有效地为上帝做见证,使上帝得当得的赞美与荣耀。更令人赞赏的是,因从小团队合作,习惯成自然,到了有人开始上大学时,无论是每个学期的学费,或是毕业后还助学贷款,三个小孩合成一个共用金,主动拿出各自的积蓄和收入互相支援。
不同的乐器(恩赐)需要统一的指挥。演奏交响曲时,每一种乐器演奏时间的长短皆不相同,而它们加入演奏的时机也各不相同。奏多久?何时奏?一定要照着指挥的指示。有人比喻说,我们是演奏者,耶稣基督是指挥,上帝是作曲家。也有人说,上帝是作曲家,耶稣基督是祂所作的曲子,圣灵是指挥,我们是演奏者,演给世人和天使观看。
无论如何,假设教会或创文是以事奉来赞美主的交响乐团,每一位事奉者职分虽有不同,但在主的眼中却有同样的价值。祂所要求于我们的,只是我们的忠心尽职和绝对顺服。若是大家你吹你的、我奏我的,个人造诣再高、人再多,也只能制造噪音、令人掩耳,怎么能谈得上赞美上帝?
在交响乐团中,第一小提琴手理所当然,常常是演出最长、最受人瞩目的一位。我们常看到在谢幕时,指挥邀请第一小提琴手,与他一同带领整个乐团接受鼓掌喝彩的场景。那么,若我们在团队中是扮演如此突出、显眼的角色,当秉持怎样的心态呢?

创文同工马睿欣老师前几年为发表新书,在中国好几个城市做了非常密集的巡回演讲。从事前的微信群造势,到演讲现场,到事后的回响,这一连串事奉,她以“红红火火、轰轰烈烈”来形容,绝对不夸张。不管愿不愿意、习不习惯,她在这段日子里毫无疑问是扮演“第一小提琴手”的角色。然而,她回来后在创文同工群组中的分享,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真的学到太多。征得她同意后,特在此与大家分享:
“愿我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在祢面前蒙悦纳。
非常非常感恩,热烈的场面,热情的学生。我的感受,却是“家人”。求祢替我守住这种“家人”的感受。
我不想当明星,也不想当红人,更不想高高在上。我只想做这些认真学习做父母者的“家人”,用文字,用诚实,陪他们走这段成长路。
我所有的,都是祢给我的;我所没有的,也是祢为我筛掉的。我是祢手中一锅汤,滚了,熟了,就舀出来给人暖身喝足,理所当然。
我是祢园中一棵树,长叶,结果,就摘下来供人解馋享用,本该如此。
我是祢窑中一团土,捏好,塑好,就摆出来让人盛饭装菜,物尽其用。
我是祢心中一句话,想好,修好,就讲出来给人解惑领悟,全凭祢意。
服侍祢,我尽量不看自己究竟有什么,全心注视祢全有。跟随祢,我尽量不忧自己做不到什么,真心相信祢全在。
爱着祢,我尽量不求周遭人能给我什么,放心倚赖祢全能。
寻求祢,我尽量不怨事情为何还不成就,大声宣告祢全知。”
有第一小提琴手,有没有第二小提琴手呢?有个记者采访世界知名交响乐团指挥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请问,您认为在一个交响乐团里,哪个位置最重要?”他想了一下,回答说:“第二小提琴。”
这个答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伯恩斯坦解释说:“我可以找到很多人担任第一小提琴的位置,但是要找一个人愿意担任第二小提琴的位置,却很不容易。第二小提琴手的技巧,可能和第一小提琴相当,但他要能够配合首席,又要能呼应整个乐团;不仅琴艺要佳,还要能不强出风头,和乐团有美好的配搭。”
没错!在团队中,必有好些人都拥有一份特长,然而唯有彼此帮补、互促成长,才能发挥最大力量,获致真正的成功。

交响乐团中还有另一个位置也非常非常不容易!
在比较早期的交响乐曲中,往往每个乐章只有一声锣、钹或定音鼓,例如贝多芬的作品、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但这位负责打击乐器的乐手仍然必须西装笔挺,从头到尾全神贯注。如果因为在这两三个小时的演奏中只能敲三四下而发呆、不耐烦或敲错了,整首交响曲就不完整,甚至缺了最后的高潮。
在交响乐团中担任打击乐手,虽说不起眼,但至少还算是在舞台上占了一席之地。但还有另一种人,是完全隐身幕后的,例如负责场地设置、灯光音响或票务、保安等等的工作人员。在社会中、在教会中,其实这种人可能比例还不小呢!最近有人大力推荐一部2016年上映,只有十集的日剧,叫作——
《平凡不简单—校阅女孩河野悦子》(又译《校对女王》)
女主角阳光、有创意、心直口快,爱打扮爱漂亮。
她向一家大出版社求职,一心想当他们旗下时尚杂志的编辑。
一连七年锲而不舍地应征,第七年好不容易被聘用,却被送到集团大楼地下室的校阅部,专门负责找书籍和杂志原稿中的错别字,以及确认人时地事物等事实。
结尾时,女主角的男朋友对她说:“你是那种即使梦想在别处,也会全心全意做好手上工作的人。”
这世上有人梦想成真,也有人无法实现,有人做引人注目的工作,有人却默默无闻。
校对也好,维修公园里儿童游乐设施也好,拧紧捷运轨道或陆桥的螺丝钉也好,甚至是做家庭主妇也好,这些人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竭尽全力将手上的工作做好,做到让人感觉理所当然、感觉不到这些幕后英雄的存在,而这正是他们存在的目的。
若能做到这样,那么,循环往复的每一天,都变得有意义且无可替代,这样的人,就是“平凡不简单”啊!
所以,才有这么一句话:世界上只有小角色,没有小演员!
亲爱的弟兄姊妹、亲爱的同工们,你在创文的文化、文字大交响乐团中是演奏什么乐器?也许像第一小提琴手,始终是众所瞩目、演出时间长。也许像第二小提琴手,需要支持、协调、配合其他团队成员。又或者,可能像负责打击乐器的,只被分配在特定时刻做某件特定的事。又或者,完全隐身幕后,做一些不为人知却不可或缺的工作。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在某些时候、某些场合,我们是第一小提琴手,而在另外一些场合,我们不得不扮演第二小提琴手,或是在整个演出过程中只负责敲一声锣、钹或定音鼓的那一位,甚或是在幕后负责操作设备的无名氏。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在同一场合,同时参与台上台下、幕前幕后各个层面的事奉。你若有机会跟着莫非老师去创文的亚洲营会,或跟我到真爱的大型特会现场,就常常可以看见我们仿佛勤劳的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西又飞到东的身影。
但无论处于以上所描述的哪一种光景,千万要记住:你我都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都必须听从指挥,与所有其他团队成员配搭。
Who:赞美的人
“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第6节)
赞美是一件关乎生命、气息的大事。正因为每一个人都有气息,所以都要赞美,不但要赞美,而且只要一息尚存,只要还有脉搏,就要过着赞美上帝的生活,就当操练如何随时随地、竭尽所能来赞美上帝。
在著名的交响乐团里,无论是演奏哪一种乐器的人,都是那一门的佼佼者。他们之所以能获选与其他团员配搭,在指挥带领之下奏出最高水平的音乐,基本条件就是他有个人的造诣。而造诣不但来自天才、更来自苦练,这是每位创文同工又真又活的经历。

因此,投身于赞美上帝的荣耀大交响乐团中,让我们互相督促,为这将持续到永生的“演奏”,在读经、祈祷、敬拜、关怀、传福音、什一奉献等等“事奉者的基本功”上,勤奋不懈。当然这要加上文字人的基本功“七每运动”(还不知道什么是七每运动?请上网选修GR01)
今天我们从三千多年前的交响乐团,讲到现代交响乐团,来一同思想“当我们同在一起”,凝聚为一个社群、一个团队,如何同心合意用心灵和诚实赞美上帝,并且进一步透过家庭、教会、创文,群策群力,以事奉和见证来赞美祂。
让我们同心向主立志:“我们都愿成为合神心意的事奉者,在分分秒秒日日月月的每一个气息中荣耀神、赞美神。”
最后,让我们再一起来朗诵诗篇150篇。这次,请将经文中的你们改为我们。
我们要赞美耶和华!
在上帝的圣所赞美衪!
在衪显能力的穹苍赞美衪!
要因衪大能的作为赞美衪,
按着衪极美的大德赞美衪!
要用角声赞美衪,
鼓瑟弹琴赞美衪!
击鼓跳舞赞美衪!
用丝弦的乐器和箫的声音赞美衪!
用大响的钹赞美衪!
用高声的钹赞美衪!
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
我们要赞美耶和华!
当我在默想用什么来总结这一篇信息时,第一个浮现在脑海中的,就是Mr. Holland’s Opus (中译《生命因你动听》)这部传记式影片的结尾。

我知道我们当中的老同工、老同学,有不少人已看过这一幕,但对今天这篇一直提到交响乐团的信息来说,再没有比它更合适的总结了。
话说,在美国中西部某小镇上,有一位在镇上唯一一所高中教了三十年音乐的老师,大家叫他Mr. Holland。他生平的大志,就是创作一首交响曲,由有名的交响乐团、在一流的音乐厅演奏。然而,曲子很早就写好了,但哪个知名交响乐团会理睬一位乡下不知名高中的nobody(无名)音乐老师呢?
乐谱只好一直丢在他办公室的抽屉里。
光阴似箭,三十年过去了。他尽心尽力将所有曾经进到他音乐教室里的年轻人带上生命的正轨。忽然有一天,晴天霹雳!因为经费不足,学区决定取消音乐课程,所以,他被解雇了!他陷入深深的震惊和沮丧中——交响曲没演奏成,连教学的苦劳和功劳也被一脚踢开、一笔勾销,这三十年的人生岂非白费!
他上班的最后一天傍晚,太太和儿子特地到学校来陪他下班。我们来看看接下来发生什么事……
若没有功夫看全片,请看结尾的最后九分钟,保证扣人心弦!在此就不剧透了。
我要邀请大家,把手放在心上,向主献上感谢。当我们同在一起,可以蒙受何等大的恩典。让我们向主立志:愿与亲爱的弟兄姊妹们,一同委身赞美、事奉这位永生神!
祷告:
是的,主啊!我们也许常常会像Mr. Holland 一样,不知道自己的付出有没有价值,对自己在神国中所扮演的角色产生怀疑!然而,只要我们确信自己有祢所赐的新生命,确信自己是委身于合祢心意的赞美、事奉团队,并且只要一息尚存,就以敬虔、敬畏的心,发挥祢所赐给我们的那一份力量和恩赐,那么,祢至终必定让我们看见,这一路所遇见、所伴陪、所服事、所栽培的人,都会成为我们生命之歌中美妙的音符。
奉主耶稣的圣名祷告,阿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