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妇女节】细雪:亲爱的Celine

作者:细雪

每个女人都是一串闪闪发光的珍珠。无论世界如何告诉你需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创造你的那位都在宇宙天地间向你发出深情的呼唤:你是被爱的。

近来读安·福斯坎《破碎的神》,有段话写道:

所有人都失去过,恐惧过,或因为无法言说的痛苦而受过苦。那个十八岁的周日,当我坐在教会嘲笑伤痛的人中,我所渴望的是所有破碎的人同声合一,对彼此说出,并且让话语成为我们之间无法摧毁的证据:

 

基督的身体所展示的不是陈腔滥调,而是让我们能够以自己布满疤痕的双手紧紧抓住的真理。

 

基督的身体所展示的不是老生常谈,而是在我们有生之年能够安放痛苦之处。

 

基督的身体所展示的不是借口,但我们可以透过弯下身躯、清洗你的伤口,成为见证,我们属祂,祂属我们,因此我们互属对方,并且永不离弃。

读到这段话时,心有戚戚焉。

作者安是一位女性,是在大地播种的农夫的妻子,是六个孩子的母亲。或许,因为我们有相同的身份——先是女人,后是妻子,亦是母亲,读她的文字时,我犹如穿越了时空地域的限制,与她产生正向对流的心灵共振:

穿梭于繁杂琐碎的日常小事,数算一千零一次恩典。

于是,我带着这份平淡却不平凡的恩典,打开尘封已久的心,允许自己脆弱,摊开在日光之下。在一份被看见、被珍重、被善待、被医治、被深深祝福的破碎里,遇见作者,遇见自己,也遇见架起关系桥梁的神。

如果说永恒是不同人生故事拼成的蓝图,那么我的这块拼图上留下的是什么呢?我想不是华丽的序幕,不是跌宕的情节,而是那些不为人知的伤痛,它们行经的眼泪化作一串串珍宝,在暗夜闪闪发光。

往事一幕幕,如同电影画面般闪现,片段剪影飞掠而过。在暗夜时光,谁向我展现了基督的身体?

我想起了生命中一位亲爱的影响我深远的人,现用书信方式说给她——

亲爱的Celine:

与您相识的那一年,我25岁。这个年纪的女孩,正值青春年华,原本应如盛开绽放的繁花,而我却即将枯萎凋零,一心只想被风吹落,扎进土壤化作春泥。

世界于我,犹如地图上的不同板块,是割裂的;他人于我,仿佛地球上的自转和公转,运行在不同轨道;自己于我,则像一面破碎的镜子,散落在看不见尽头的地平线上,折射出碎片中模糊的面庞。

许多年后,我想,如果不是当初深陷抑郁泥潭的际遇,或许我们便不会有如此深入交集的机会。

那年,决堤的情绪洪流,淹没了我二十几年所有的梦想,我恍如进入了一条深不见底的死胡同,眼前漆黑一片。然而,也正是因为在绝境中的求救声音,你窥见了我的内心世界,同时恩典大门也一步步向我打开。

第一次见面,您便张开膀臂,给了我一个大大有力的拥抱。自打记事起,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深深感受到来自年长女性的体温,是我与单亲母亲二十多年的互动里从未体验过的。那个拥抱温暖而坚定,向我传达了一个有力的信息:你是被爱的。

当身边其他人告诉我,你信心太小,这么点困难就把你打倒,或是追究我如一滩烂泥背后的罪时,只有您一脸郑重地看着我的双眼,诚恳地说道:

“你正在经历一场心灵风暴。”哦,“风暴”二字的分量,如同乘坐人生之船遭遇风浪,并非只是无病呻吟,隔靴搔痒。

“我可以好起来吗?”我一边用尽全身力气发出颤抖微弱的声音,一边摩挲着手腕上的彩色手链,用余光瞥了一眼手链里头用刀片划过的伤口。伤口已结痂,但萦绕心头的噩梦却无法挥去。那些日日夜夜的梦魇,就像一条条锁链困住了我的心,努力挣脱却动弹不得。

“此时你正在黑洞里艰难爬行,当你走到洞口看到光,可以呼唤同在黑暗中爬行的人。”

如此气若游丝的我还能有力气去呼唤他人吗?我不置可否,长舒了一口气。然而这幅图像映入脑海时,却像幽谷深处的呐喊,阵阵回声,余音绕耳,在往后与抑郁抗争的日子,唤起了我对灵魂苏醒的热切渴望。

它有力刺穿我的心房,唤醒了如死亡般的沉寂心灵,我迫切渴望踏上医治之旅;于是,失眠长达半年,甚至失去求生欲的我,发自肺腑铿锵有力地说:

我想要痊愈!

后来,在线上一次次用文字敲下的对话里,您仿佛穿过了我灵魂的深处,看到我的伤痛,不只是源于一场濒临破碎的恋爱关系而已,而是源于成长过程的家庭重创。

那是我信主的第六个年头,初信之时的一腔热血,就像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梦幻,我可以安全无忧地躲进信仰的象牙塔。然而,在亲情和爱情剧烈拉扯的现实中,梦幻破灭,我不得不面对埋藏多年的童年创伤。

亲眼目睹至亲离开世界的身影,母亲单肩挑的沉重包袱,言语之间的戾气日以继夜地铸造谎言的坚固营垒。心灵沦陷坍塌之时,它们便如洪水猛兽一样,怒吼撕扯,疯狂嘲笑我的一无是处。

我努力挣脱牢笼,却动弹不得;我想要走出泥潭,却深感无力。

那时的我就像瘫在手术台上奄奄一息的病患,急需医生为我动刀,医治我的伤口。

在与您字里行间的对话里,我感受到了一份格外的珍重。您没有轻看我的伤口,而是小心翼翼地包扎,温柔轻抚。

十年前,智能手机触屏功能尚未开发,还处在手指按键阶段。直到后来,才听说您为了和我保持通讯,特地买了电话卡;面对我提出的问题,一次次用不熟悉的媒介认真地传送简讯。

与您通讯往来的那段时间,您的文字曾走进我的内心庭院,那里原本荒芜一片,我多年从未开垦,也不愿驻留。您用心敲下的那一段段文字,犹如一把钥匙,打开我紧闭的引领之门;也仿佛是荒漠中的甘泉,滋润了我干渴的心田。

是您让我第一次体验到:原来,人与人之间隔着屏幕,也可以真实走进内心世界。在屏幕的那一头,有一双凝视灵魂的双眼,用心与我对话。

当我一步步走出阴霾,您鼓励我用文字梳理内心。那些在破碎后被恩典重建的文字,有圣灵走过的足迹,它们唤醒了我信仰麻痹的神经,震碎了在律法中被捆绑的心,真切地经验到何为真正的爱。

而后和您一起工作的三年时间,我此起彼伏的情绪风波、在团队中不成熟的做法,以及那些埋藏在心灵深处根深蒂固的谎言,一次次摊开曝露在与您深度交集的云端文字里。

有一次我再度情绪崩塌时,听到一向冷静、理性、睿智、客观的您声音微微颤抖地说出我的名字,郑重地表达爱语。那一刻,我的泪水决堤。

这成为我往后人生跨入恩典的桥梁,我因此迈出了重要一步。成长经验中,因父爱的缺席,恩典于我可望而不可即。上帝透过您让我真切体验何为恩典。这份在恩典里流淌的记忆,让我的内在从步履蹒跚的婴儿逐渐长大,终于有勇气迈开步伐继续前行。

与您相识至今十年有余,一场心灵的疾风骤雨再次冲刷了原本平静的生活,我犹如再次身患重症进入抢救室。

仿佛时光机在那些曾经刻印着恩典的轨迹里,再次在宇宙天地间深情呼唤“你是被爱的”,您再次及时出现在我的生命里,邀请我用文字与上帝对话,开启了另一趟医治之旅。

写到末后,我怀着深深感恩和敬畏的心,为过去您在我生命中的参与献上真挚的感谢,如开篇所引用的——

谢谢您弯下身躯、清洗我的伤口,让我以自己布满疤痕的双手抓住了真理,安放了痛苦;谢谢您向我展示了基督的身体,成为见证。谢谢您让我真实遇见视我为珠宝的创造者,祂亲自在我的生命里编织美丽蓝图,传唱赞美之歌:

身为女人曾为沧海遗珠,如今被寻回,成为闪闪发光的珍珠。

Site Logo

莫非可以如此爱

细雪

一位在生活里跛行的“阿姆”(闽南语“妈妈”),有一个飞翔的梦。在系上围裙的岁月里,摸爬滚打,也乘着文字的滑翔伞,抬头仰望。大学时蒙恩信主,曾从事文字工作;现在用心陪伴,认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