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毕业季】林滋恩:阿米的毕业典礼 | 散文天地

作者:林滋恩

面对孩子即将离家,在他的高中毕业典礼上你会说什么?作者陪伴儿子走过十几年的自学之路,她说看着孩子振翅高飞,她深信有一种力量会伴随他一辈子。

每年五月底,美国学校就开始进入毕业季。从幼儿园到高中,校园里处处可见头戴方帽、身穿长袍、挂着花圈、满面笑容的孩子,忙着自拍或与家人同学合照。尤其是高中毕业生,除了毕业典礼,还有学校舞会、通宵出游、毕业旅行等各种庆祝活动。

有不少亲友好奇地问我:“在家自学的孩子,也有毕业典礼吗?”

在家自学的孩子高中毕业了,当然也要庆祝一番,也会有毕业典礼喔!

阿米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在家自学,今年也读完高中课程了。十多年来的在家自学岁月,当然值得大大献上感恩,好好数算恩典。上周六,我们全家、阿公阿嬷、阿姨以及大伯、婶婶和堂哥,全都出席了阿米的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的场地是一间教堂,是一位在家自学孩子的妈妈所属教会提供的。从制作邀请函到会场布置,都是在家自学的家庭一起帮忙打理。我们订购了方帽与长袍,预备了美丽的向日葵花束,阿姨也订了毕业花圈——所有“行头”都不缺,就等毕业生进场了!

毕业典礼下午五点开始,才四点钟会场就几乎坐满了人。不少在家自学的家庭都生很多小孩,一个家庭光是兄弟姊妹就占满一排座位!另外还有声势浩大的亲友团,大家捧着鲜花、气球,整个会场充满欢庆的气氛。五点一到,《威风凛凛进行曲》(Pomp and Circumstance Marches)的奏乐响起,22位高中毕业生穿着枣红色的袍子,在众亲友的掌声欢呼下鱼贯入场。

一般公立高中的毕业典礼,“学生”是主角,家长亲属只是在台下观礼;我们的毕业典礼,则是以“家庭”为单位,台上台下的互动非常热闹。有别于多数高中毕业典礼的流程——请名人嘉宾来勉励应届毕业生,只有一位高中生上台代表致词,并由校长颁发毕业证书——我们的毕业典礼,是父母与孩子一起上台,爸妈与孩子都有发表感言的机会,最后孩子再由爸妈手中接过毕业证书。

今年我们这个自学团体,有22个孩子毕业,22个家庭一同欢庆这个值得感恩的时刻。很多爸妈,在勉励祝福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用“旅程”来形容在家自学的经历。而孩子们在回应、感谢父母陪伴的同时,也不忘归荣耀给神,为这样的旅程献上感恩。

在家自学的确是一个很特别的陪伴过程,是爸妈与孩子共学的生命之旅。许多家庭,勇敢回应神的呼召,走上这条非主流的道路。若没有神恩手引领,真是寸步难行。有的爸妈提到当初如何决定让孩子在家自学,踏出舒适圈,迎向未知挑战。有的家庭则说因为在家自学的弹性机制,而有许多难忘的全家旅游回忆。也有的孩子很感恩,在家自学的朝夕相处,让彼此的关系更深更亲密……

每个家庭只有四分钟的时间分享勉励,每位爸妈,手拿麦克风,深情款款地凝视着站在前面的孩子,语带哽咽地对他们说出祝福与鼓励的话。几乎每个父母,都会用圣经的经文来勉励自己的孩子:“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愿耶和华赐福给你,保护你。愿耶和华使他的脸光照你,赐恩给你。愿耶和华向你仰脸,赐你平安。”“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四分钟的时间,如何诉说得尽十几年来在家自学的酸甜苦辣?我听着台上一个个家庭的分享,也不觉热泪盈眶。周围的人也跟着台上的分享时而爆笑、时而拭泪。台上的每一个故事、每一段回忆,都很能激发彼此的共鸣。虽然每个家庭各有其独特“家风”,但成长的种种滋味,却是我们都能深深体会的。

阿米,按着英文名字首字母的顺序,排在名单后面。终于轮到我们家上台了!

老公对儿子说:“每年,我们都会问上帝:‘今年还要在家自学吗?’每年,我们也都靠着主的恩典又再一次与祂重新立约。不知不觉,你毕业了。爸爸妈妈要用‘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这段经文来勉励你。愿你靠主刚强,在人生另一个阶段继续信靠祂……”

老公把麦克风递给我——本来想说等了这么久,之前的激动之情应该逐渐平复,想不到走上台去,与穿着毕业袍的儿子面对面,看到他一头浓密的头发在灯光下闪闪发亮,眼镜后面的一双眼睛也如星星般灿烂,这个早已长得比我高的男孩,露出洁白的牙齿冲着我笑,我的眼泪还是噗簌簌地掉下来。我对儿子说:“妈妈18岁来美国,爸爸则是24岁来的。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与教育观里,从来没有‘在家自学’这个概念。但是我们勇敢回应神的呼召,走上这条没有走过的路。而你,也欢喜快乐地接受这样的呼召,成为我们的第一个‘实验品’……”

我看着阿米,他的眼睛也闪着泪光。我的小男孩长大了,而我何其有幸,何其蒙恩,得以见证他每一天每一刻的成长。好多回忆涌上心头,千言万语只能化为无尽的祝福。

pexels-photo-17099652

“祝福你,亲爱的孩子。我们会继续为你守望,每天为你祷告。”我向阿米递出毕业证书,“恭喜你,阿米!”

典礼结束前,牧师带领所有在场的亲友,一起举手为台上的22个孩子祝福祷告。这真是感人的一刻——一双双高举伸向台前的手,仿佛旗帜,宣告神在这些孩子的生命中掌权。有人说,孩子对父母来说是有保存期限的。有一天,孩子会离开你,你不再对他们有那么深的影响力。也许吧?也许我们无法永远将孩子圈在羽翼下,到一个程度就要放手,看着他们振翅高飞。但是我深信祷告所带出的祝福,会伴随他们一辈子。就算父母的影响力不能无远弗届,神的灵总是会与他们同在。

阿米与其他毕业生进场时演奏的《威风凛凛进行曲》,是英国作曲家艾尔加爵士(Sir Edward William Elgar, 1857-1934)为英王艾德华七世登基所创作的音乐(1902年)。艾尔加爵士于1905年应邀前往美国耶鲁大学,接受音乐学博士荣誉学位,并现场指挥这首进行曲。耶鲁大学之后采用其为毕业典礼配乐,进而广为流传,成了美国各级学校在毕业典礼时最常播放、最爱演奏的“毕业名曲”。

“威风凛凛”(Pomp and Circumstance)这个标题出自莎士比亚《奥赛罗》(Othello)的经典名句——“永别了,长嘶的骏马、锐厉的号角、惊魂的鼙鼓、刺耳的横笛、庄严的大旗和一切战阵上的威仪”。

祝福你,孩子。愿你穿戴全副军装、成为神国精兵。愿主真理的旌旗插遍你生命的路径,面对世界各样的挑战,你都能靠主得胜有余!

Site Logo

莫非可以如此爱

林滋恩

著有《美国袋鼠妈妈伴学去:1000 堂亲子温馨共享的教育课》与《我在美国当妈妈:揭秘全美最独特的亲子教育课》。2014 年第22届汉新文学奖散文组佳作得主。如今依旧笔耕不辍,文章常见于北美华人主流媒体《世界日报‧副刊》、海内外知名基督教刊物《神国》《真爱》《传扬》与《基督教论坛报》。2019年得美汉新文学奖小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