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人的冷暖没有多少关心,却为遗产归属夜不能寐,这是电影《姥姥的外孙》所展现的家庭场景。人的有限之爱如何回归亲情法则呢?这也许是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前一阵,与家人一同看了备受好评的电影《姥姥的外孙》。在该家庭题材影片正式引入国内之前,它已经在泰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和口碑,成为2024年度票房冠军,并在豆瓣上收获了高达8.9的评分,看过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甚至落泪。
儿孙们的表现更像是机会主义者,而不是至亲
电影的情节并不复杂,却让人感动:故事从一位老人的去世开始。年轻的阿安得知爷爷的死讯,最初的反应却是冷漠的一句“又死了”,此时他正忙着在线游戏,心中只对妈妈的打扰表示不满。阿安与家中长辈之间的情感相对淡薄,偶尔应母亲的催促探望几次,因而对于爷爷的去世并无悲痛之感。
然而,在葬礼后,阿安意外听到了爷爷的遗嘱,了解到爷爷将所有房产留给了长期照料他的堂妹,令他感到震惊。这让阿安回想起,他曾质疑堂妹为何选择照顾爷爷,而她的微笑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原来照料爷爷就是她的工作,而遗产则是她等待的薪水。阿安开始意识到,堂妹的无私付出并非偶然,她的照顾是一份对未来的投资。

阿安的想法开始转变,他想也许可以靠类似方法获得丰厚的遗产。他突然想起妈妈提到的姥姥已被诊断为四期癌症,治愈的机会微乎其微。受到启发的阿安决定转变形象,因此,他迅速转变角色,成了一个孝顺体贴姥姥的贤孙。搬到姥姥家显然是有备而来,阿安开始有样学样地照顾姥姥。动机不纯的阿安,没有任何与姥姥相聚的渴望,是姥姥的遗产使他们连接在一起。
然而,现实的实施却充满了困难:他与姥姥之间的冷淡关系并未因为他的热情而改善,反而引起了姥姥的警惕。窥伺遗产的还有姥姥的两个儿子。大舅是姥姥心中最宠爱的儿子,也是一位强有力的竞争者;而小舅则是个游手好闲的角色,他四处借贷,总是债台高筑,他也在算计着这笔遗产。片中,儿孙们的表现更像是机会主义者,而不是至亲。对姥姥的生死冷暖没有多少关心,遗产的归属才让他们夜不能寐。
这部电影原名《中国家庭》,自然而然地让人联想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而表达的内容也很中国。兄弟姐妹为了争夺父母的遗产,打官司上法庭的数不胜数。随着老一辈人临近生命的终点,他们的遗产便成为后代觊觎的对象。这引出了影片中隐含的道德困境:姥姥尚健在之时,仿佛已被看作一份待定归属的资产,一块待分割的蛋糕;而争夺这份遗产的,竟是她一手抚养长大的子孙们。
“去爱,直到适应为止。”这是电影中那个因照顾爷爷而得到遗产的孙女所信奉的一句话;只是正确的话,却用在了错误的动机上,她为了得到爷爷的遗产,而不得不去忍受爷爷身上的屎尿味。这样的行为令人愕然。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在遗产的试探之下,儿女后辈都成了演员。

一个认识的长辈因房屋拆迁而获得了一套宽敞的新居,儿子在房子到手后,积极参与装修,声称是为了让父亲安享晚年。然而,装修完毕后,儿子却将房子据为己有。自己和妻子长期在外地工作,宁愿让房子空置,也不让老人入住,导致老人只能依靠微薄的退休金在外租房度日。亲情之下,这样的事似乎不应该发生,却切切实实地发生了。这让我们得以探微人内心隐秘的贪婪,这就是赤裸裸的人性之恶。圣书教导我们说,要孝敬父母,此种做法,岂不是一种羞辱的标记吗?
诱惑改变人心,爱能挽回人心
电影之所以好看就在于,与姥姥相处的过程中,阿安的心境也逐渐变化,超越了金钱的考量,从单纯的财产欲望转为对姥姥的真正关心,一种生活秩序悄然改变着他。最终,外孙发现了亲情的珍贵,不再渴望姥姥的遗产,也帮助两个舅舅回心转意,重新找回了家庭的温暖。
可是电影毕竟是电影,真实生活中,因遗产问题而争执不休的家庭屡见不鲜。人心中的私欲与恶念,常会喷涌而出,翻腾不休。在贪婪无度的人心面前,人的有限之爱,是多么不堪一击啊!也因此很少看到因遗产问题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的案例最终能够和解的报道。
随着剧情的推进,姥姥在面对家庭成员的阴暗面时,仍旧选择了以爱相待。正是这份爱,转化了后代们的不良动机。影片结尾,当外孙接到电话得知姥姥为他留下存款时,画面回溯到姥姥早年对阿安许下的承诺,那是一份爱的印记。禁止他人采摘门前石榴和每天节省下来的卖粥钱,都体现了姥姥对阿安承诺的坚守。尽管阿安意外地获得了应有的物质回报,但他对这份报酬已不再看重。因为在照顾姥姥的过程中,他发现最宝贵的财富是爱,这份爱足以克服世间的冷漠和人性的堕落。
姥姥的房产最终留给了欠下赌债的小儿子。这一决定乍看之下似乎有违常理,毕竟,小儿子是那个挥霍家财、最难以宽恕的人。然而,这恰恰是影片最触动我的地方,姥姥向我们展现了爱的深度。这种爱有敲击人心的力量,它异常强大,强大到足以消融家庭成员间的隔阂与分歧,使人心变得柔软。

姥姥这种无条件的爱,甚至在最后挽回人心的爱,让我们不禁联想到主的爱。我们也曾像挥霍无度的小儿子,本不应得到,然而,祂却将他自己的生命赐予了我们。我们也因此受到激励,愿意回心转意,并活出这份宝贵的爱。
这个世界的诱惑会改变人心,但爱能挽回人心。我想起一位朋友的经历,他与弟弟一同继承了父亲在城市中购置的一套房产。信仰虔诚的哥哥,决定将房子作为弟弟的婚房。在一次团契分享时,朋友简单的一句话——“与弟弟不争不抢”,道出了他的不一样。对他而言,物质财富从未超越家人,而是会化作家人间的祝福。他还说,如果没有上帝,他可能会走上世俗的道路,与家人撕破脸皮,最终形同陌路。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一颗不为贪婪欲望所驱使的心,就是为祂作见证了。在这个世界上,多一套房产或少一辆车并不重要,缺少爱才是家庭繁荣兴盛的致命破绽。在祂的爱中,我们都有一个可以稳行其中的高地,可以从世界的价值观中挣脱而出,奉行天国的价值观,并让爱在家中、在人心中流淌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