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舍得,为什么有“舍”才有“得”?大书对这个问题的解释,跟咱们传统文化中的解释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有非常大的超越性。一起来看看吧。

刚信主时,对圣经很多话懵然不懂,就像这句“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为何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能结出许多子粒来?又为何爱惜生命,会失丧生命?而恨恶生命却保守生命?这些话不合逻辑,实在与我所认知的价值观不同。
后来才渐渐明白,基督教信仰有很多表面看起来似是而非,不合理智的道理,却蕴藏着神的智慧及真理。即英文所说的“paradox”,中文常译为“矛盾”或“吊诡”。
这两节经文在说,耶稣就是那粒麦子,因着顺服走上十字架,他这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埋葬了,复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两千年来,数以亿计的跟从者,从他那里得着新生命。

耶稣一生充满“吊诡”,曾读到一篇网络文章,这样描述他:
“祂看来小,实为大;看来降卑,实乃高升;看是低微,实乃尊贵;看似无能,实则大能;看似羊羔,实为雄狮;祂看来软弱,实乃刚强;看是羞辱,实乃荣耀;看似囚犯,实乃君王!祂看是被人厌弃的人,实乃主宰宇宙的神!”
其实,每个神的儿女都是一粒麦子。一粒麦子虽然微小、毫不起眼,没有价值,也没什么用途,但它可以变得很有价值,秘诀是埋在地里面,就能结出许多子粒,否则它永远只是一粒。
我家后院有一棵红心番石榴树,就是从吃过的番石榴里,保存下几粒籽,随意埋在地里;没想到竟冒出新芽,开始茁壮长大,结出许多番石榴。它的价值已是从前的几十、几百倍。春天时我特意把树枝全剪掉,不久后它又长出新叶,枝繁叶茂,到了秋天结出许多果子。
是以,我这个人想要变得很有价值,甚至千倍百倍的价值,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埋在地里面。当这粒麦子种下去,经历“埋”的过程,消失自己,牺牲自己,破碎自己,才会迸发出生命的力量,结出许多子粒来。
其实从生孩子就能悟出此道理。为了有下一代,创造美好的未来,母亲要历经十月怀胎之苦。如果不愿牺牲,不愿生孩子,那就永远只是一个人。
当初我怀女儿的时候,吃什么吐什么,一直吐到生产前一天,非常痛苦,发誓到此为止。然而,生完老大,随即忘记孕吐及撕心裂肺的产痛,为了给女儿添个伴,又生了老二。
接下来,养儿育女更辛苦。作父母的,都期盼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孩子小时给他们安排许多课外活动,整天忙着接接送送。女儿比较听话,对我的安排默默承受。但儿子就不好搞,经常挑战我,搞得母子关系很紧张。
我会跟儿子说“这是为你好”“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多”“听我的没有错,不听以后会后悔”,总是用“为孩子好”来包装爱,后来才知道这是“情绪勒索”,孩子感受到的是不被接纳、不被尊重。
经过反省才发现,对孩子的规划很多是我自己未曾满足的遗憾、渴望、想要、期待。当我愿意埋葬它们,不随意加诸在孩子身上,就生出接纳、信任、恩慈相待、和平沟通、家有喜乐的美好果子。
疫情期间,两个成年孩子搬回家住。他们在外已独立多年,生活习惯、作息跟我们完全不同。晚睡晚起,吃饭不定时,整天挂在网上,一天跟我们讲不上几句话。我这做妈的愈看愈不顺眼,很想以父母的权威告诉他们,你们是住在我的屋檐下,要照这个家的规矩来。
好在这些话放在心里,没说出去。孩子成年了,有自己的自主权,当我愿意埋葬父母的权威,埋葬自以为对孩子的好,埋葬爱碎碎念,埋葬爱干涉、掌控,埋葬“听我的没错”,改以朋友平行关系来互动,就结出忍耐、温柔、节制、聆听、同理、尊重的美好果子。孩子也比较不会拒绝沟通,有事会主动寻求我们的意见,亲子关系也更加亲密和谐。

同样地,“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它的意思是,只专注在满足自己今生的需要,而没有看到现今的生命有限,最后还是会躲不过死亡而失去一切;而一个愿意跨出自己的舒适圈,被神更新生命的人,可以真正享有丰盛而且存到永远的生命。
圣书里有个无知的财主,田产丰富,无处收藏,便心里盘算:“要把我的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我一切的粮食和财物,然后要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乐吧!’”
讽刺的是,财主爱惜生命,生命却不在他掌握中,神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难怪曾听人说,钱财的事其实是灵魂的事。
我心中自问:“是否我也这样无知,紧抓地上看得见的东西,就如一粒怕死的麦子,希望永远保存在仓里,不愿落到地里。或许生命暂时保存住了,或者保存得很好,却没有增产,对世人没有祝福,也不荣耀神,到了最后还是会腐朽?”
世界的价值观告诉我们,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要好好保护自己,爱惜自己,对自己好一点,给出去就没有了。然而,基督教的吊诡是有舍才有得。这个舍,不是损失,而是百倍、千倍的得着。
就像圣书中五饼二鱼的故事。小男孩若保有自己的食物,就只有五饼二鱼。但他舍得拿出来给耶稣用,结果不只5000人吃饱,还多出12篮子的食物,这可是百倍、千倍、万倍的扩张与祝福呢。
原来,“舍”不是在剥夺我们,而是在创造你我更丰盛的人生。这样活才精彩,你愿意吗?
—THE END—

作者简介
以望
喜爱阅读,热爱排舞,更爱全家一起旅游,放眼天下。2011年加入创文服事团队,负责创文网路事工及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