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的呼唤
- 2024年8月2日
林滋恩 | 当地震来临时
当地震来临时,人们的应对并不总显得“警醒”,不同因素会影响人们的反应方式。而面对看不见的震动,我们的心是否会保持警醒,敏锐祂的带领呢?
文人精神体质是否困扰过你?为灵魂把脉,跨过心灵搏斗。欢迎查看文末海报,了解《云端讲坛2:深耕作者灵魂系列》。

六月初的一个主日,我与先生参加教会早堂聚会。当时牧师正在讲道,突然整栋楼晃动起来——是地震!震央就在离教会不远的城市,难怪虽然只有3.5级左右的规模,却明显有感!
短短几秒的地震,在人尚未反应过来时就停止了。身为加州居民,对“地震”其实并不陌生,一般政府机关或公司行号,甚至小朋友在学校都会每年举行防震演习(earthquake drill)。但我那天观察到,坐在会堂的大多数人,对于突来的震动,第一个反应却是先“不动”,而不是“行动”:有人盯着台上的牧师,有的与旁边人面面相觑,还有的连忙滑手机查看实时新闻快报……没有一个人惊慌失措,没有谁站起来往外冲,也没有人马上躲到椅子下……似乎大家都在“等”。等一个明确的指挥、一个权威的命令,告诉大家,接下来该做什么、当如何行动……
或许是加州太久没有发生地震了,以至于人们对防震演习的流程生疏;也可能是因为在会堂这样的神圣氛围中,理当平静安稳,不宜小题大作,没有人想当一个“混乱制造者”;又或者,如此微震,可能在场有一半人没有感觉到,就算有感,也没有与“地震”的事实产生连结……总之,如果把那天的情景当作小说场景来描绘,那天会众的反应,实在不是身处地震带居民应有的反应。

无论如何,一场短短几秒的轻微地震,“刚好”发生在主日,人也“刚好”在教会里,我觉得这给我一个很好的提醒:圣经里提到关于末世的征兆,“地震”也是其中之一。我们并不知道神的日子何时来到,但是主耶稣一定会再来。而且,祂要再来的日子近了!
希伯来书写道:“……我们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当感恩,照神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侍奉神。”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远稳妥,不会朽坏的。唯有神的国,是不能震动的。地震按人体是否能感觉到,分为“有感地震”与“无感地震”;但无论有没有感觉,地层的变动都是真实的。那些看不见的板块,或许正在海底深处推挤、升降,随时可能释放等同原子弹的能量。如果接下来发生的地震,频繁或剧烈到让人“有感”,我们的反应又会是什么?有什么是会让我们同样按兵不动的?又有什么是让我们随时需要有所行动的?
就算没有“有感地震”,我们可能也随时处在“无感地震”的波动下。圣灵的运行不受时空人为的限制,我们的心是否能保持警醒,敏锐于祂的带领呢?圣经用“管家”来比喻我们信徒,需要在主耶稣再来时“交账”。唯有趁还有机会,好好忠心服事,顺服圣灵的带领,才不至于羞愧见主面。
——THE END——
课程推荐
-808x1024.jpg)
作者简介
林滋恩
著有《美国袋鼠妈妈伴学去:1000 堂亲子温馨共享的教育课》与《我在美国当妈妈:揭秘全美最独特的亲子教育课》。2014 年第22届汉新文学奖散文组佳作得主。如今依旧笔耕不辍,文章常见于北美华人主流媒体《世界日报‧副刊》、海内外知名基督教刊物《神国》《真爱》《传扬》与《基督教论坛报》。2019年得美汉新文学奖小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