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不愉快的回忆?是该遗忘,还是要诚实面对?这是诺奖得主石黑一雄的小说《被掩埋的巨人》探讨的主题。网络时代,信息真假难辨,如何拨云见日,守护光明呢?

加州著名的太平洋海岸公路(Pacific Coast Highway)像一道蕾丝滚边,镶在太平洋与圣塔摩尼卡山脉间,是自驾旅游的朝圣之路。我们一家常沿着公路造访那些如珍珠般嵌在其上的景点。
虽然南加已经连续好几年雨季短少、水库告急,可海岸线润泽的湿气却很难让人想象内陆的干旱。春寒料峭的三月从海面飘来的雾,将海岸公路笼罩在一层银白色的薄纱里。低低厚厚的云层密密遮住日头,雾气氤氲似有生命,如沉睡巨人的呼吸,一吐一纳间丝丝缕缕肉眼可见。
英籍日裔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写过一部长篇小说《被埋葬的记忆》(The Buried Giant,又译《被掩埋的巨人》)。在远古时代的英格兰土地上,一年四季总是瀰弥漫着重重迷雾。原来,亚瑟王命巫师梅林施咒,将母龙魁格里拴在洞穴里,只要母龙还活着,它呼出来的气息就成为遗忘的迷雾——所有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伤痛历史都会被忘却,但也包括人们一切关于“过去”的回忆。

“过去”如何保存?有人说人脑是世界上最大容量的记忆载体,所有关于影像、声音、气味、触感的回忆都可以巨细靡遗地保存下来。只是人的记忆也有可能遗失、错植,可能自行运作出另一套想象的系统,将虚实的界线抹去。
口耳相传的记忆成为故事、传奇,神话,真实与虚构的情节交错,曾经存在的人物披上了神秘的外衣,透过文字、图像、音乐被保存、被纪念……自从网络科技兴起,互联网大神崛起,记忆似乎在虚拟空间里有了永远安身立命之地。只要上网搜寻,似乎没有什么挖不到的历史碎片——人们复制了记忆,却也重新创造了记忆。
石黑一雄曾说过自己这部小说是“想要写作关于人们如何处理不愉快的回忆。人们记忆和遗忘的方式因身处的环境而不同。什么时候遗忘会比较好?什么时候必须回头看,诚实面对过去?”
小说里,身处迷雾之地的居民日子过得平淡,却也活得茫然。人们似乎总是在“遗忘”,“像是得了某种毛病一样”。随着母龙年老力衰,它呼出来的雾气不再能全然控制集体的记忆。一对恩爱的老夫妻艾索和碧雅翠丝隐约记起,他们好像曾有一个离家很久的儿子,于是决定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清晨出发去寻找他。
寻找路途时,失落的记忆如沉睡的巨人逐渐被唤醒。除了想起当年不列颠人与撒克逊人因战争杀戮所引发的仇恨篇章,老夫妻在寻觅记忆的过程中发现,找回记忆也意味着两人要重新面对婚姻里不堪的过去。原以为甜蜜坚贞的爱情,其实隐藏着背叛与死亡的苦涩……
如何处理不愉快的记忆?遗忘——包括那些血腥的、残忍的、不公不义的集体历史记忆——是否是最佳选择?那些存留在文学作品、艺术创作中的意识形态,关于性别、种族、阶级的偏见与歧视等政治不正确、不符合时代精神的内容,是否也该一并抹煞?
“取消文化”并非新事。古今中外,宗教或政治势力借着焚书坑儒以期达到集体意识正确、民族思想纯净的手段层出不穷。只是随着改朝换代,神权消长,甚至政党轮替,“正确”与“纯净”也被赋予不同的定义。
身处迷雾之地的人们,有的选择守护、喂养母龙,好让“失忆”所带来的和平能继续下去;有的却选择不要忘记,决心屠龙,期望借着复仇来伸张公义。
盖文老爵士对一心屠龙的威斯顿说:“昔日埋葬伤亡的地方已经长成茂密的草地,年轻人对此一无所知。我求你离开这个地方,让魁里格再效命一段时间。它顶多只能再活几季,然而即使只有一两季,就足以让陈年的伤口复原,让我们永享和平……”威斯顿却不以为然:“蛆虫四处流窜,旧伤如何复原?还是你认为靠屠杀和幻术建立起来的和平,可以永远维系下去?”

网络充斥着各样信息,弹指间就能招唤出被埋葬的记忆。但人们是否因此拨云见日,看得清真相?或许网络世界里也有一只被下了咒语的魁里格。在这自媒体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喂养母龙,呼吸着它所吐出的气息,却又不觉朝着屠龙的方向前进。
所谓的假新闻、阴谋论、没有根据的八卦、危言耸听的小道消息……都被清除殆尽,是否就能确保人们可以永远得着纯净正确的信息,不再有记忆被污染误导的隐忧?谁有权力执行审查制度?谁来决定言论自由的尺度?当真与假的界线不再黑白分明的时候,谁又有绝对的自信可以拨开迷雾、直指正路?
那日出发时,海边的天候不是很好,能见度有点差。我们开着大灯,尾随着前方的车灯,小心地驶在蜿蜒的公路上,车速比平时慢了许多。虽然云雾浓重,但随着时间移至正午,阳光终究穿透了云层,消融了雾气。我们找了一处景点停车,雾气散去后的海岸线一片清朗,海面波光粼粼,成群的海鸥呼啸而过。海阔天空的景致,让人心旷神怡。
“梦靥和白骨一样,埋在土里等着被人发现。”我们都在创造集体的记忆,也都在不断地修正历史的轨迹。碧雅翠丝说:“我们愿意记起不愉快的回忆,即便那会让我们流泪或气得发抖,毕竟那不就是我们共同的人生吗?”或许龙与巨人都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失去勇气,宁可躲在迷雾同温层中互相取暖,也不愿意试着走出迷雾,迎向破晓而出的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