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此我说
- 01/26/2025
【春节】小事构成了我们的一生——电影《像这样的小事》
作者:刘嘉
你有足够的“傻气”,去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吗?新春佳节,作者邀我们一同观影。在小事上忠心,从小事起步,让你身边的世界不再一样吧!


电影《像这样的小事》(Small Things Like These)改编自克莱尔·吉根(Claire Keegan)的同名小说,讲述了爱尔兰东南部小镇新罗斯镇上商人比尔·弗隆(Bill Furlong)的故事。这部影片在第7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荣获奖项,并于2024年11月在爱尔兰、美国等多个国家陆续上映。
故事发生在圣诞前夕,弗隆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让他无法忽视的小女孩莎拉,她的出现让弗隆的日常生活发生了转折。虽然从表面看,这只是一件小事,一个简单的道德抉择,但电影通过这一“小事”,展现了人性中的挣扎与选择,提出了关于良知、道德、社会正义以及信仰的问题。
当平淡如水的生活被“小事”搅动
弗隆与妻子艾琳以及五个女儿一起生活。作为一个小镇商人,弗隆早上就要到煤场去,直到天黑才会回到家中。弗隆的生活一成不变,平淡如水,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也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时刻,唯有繁忙的工作和家庭的责任,填满了他的每一天。
这种单调的生活,也反映了许多人的生存状态——无数人默默为生计奔波,忙于应付每一天的琐事和压力。弗隆的生活,代表了那种每天都在为生存奋斗,却没有时间去思考更深层问题的普通人。他有时会在忙碌中停下片刻,想象自己能否像他曾经热爱的狄更斯小说中的人物那样有所改变,过上不同的生活。每天重复的工作,使得他对生活产生了怀疑。他开始思考,除了家庭,他是否能为自己和这个世界做些什么。

电影的转折点发生在圣诞节前夕。弗隆依照惯例去修道院送煤。修道院是他重要的客户之一。那天,他推开修道院煤棚的门,发现了一个年轻女孩——莎拉。她显然在煤棚里呆了很久,身上很脏,满是煤灰。弗隆并没有立刻做出反应,而是将她送回了修道院。然而,莎拉的形象却深深印在了他的心里。
几天后,弗隆发现自己无法释怀。他心里充满了不安,想要为莎拉做些什么。当他决定再次去修道院时,看到莎拉站在修道院门口,他忍不住问她:“有什么我可以帮你的吗?”这句话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莎拉压抑已久的情感。莎拉的哭声让弗隆心痛不已,也让他意识到这个女孩的困境远比他所想象的要复杂。她不是简单地需要一顿饭或是短暂的庇护,而是深陷在某种无法挣脱的束缚中。
在这一刻,弗隆的内心发生了转变。虽然他明白,帮助莎拉可能会给他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可能会让他失去生意上的支持;但他无法忽视内心的良知和责任。于是,在圣诞夜,弗隆下定决心做出那个改变一切的决定——将莎拉带回家。
电影通过弗隆的内心挣扎,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社会不公与道德抉择时的复杂情感。这个决定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选择,它更像是弗隆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拉锯战。他是一个普通人,既要肩负起家庭的责任,又要面对来自外界的压力。他知道,自己的行动可能会遭遇社会的质疑,甚至可能会面临修道院的报复。正如修道院的修女所说:“你不想惹麻烦,弗隆。”但弗隆最终选择了坚守良知,因为他知道,如果他不做出这个选择,他将永远活在悔恨之中。
弗隆为何选择挺身而出?
电影通过弗隆的选择,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我们能否在面对社会不公和道德困境时,勇敢地站出来?许多人往往会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其实,弗隆并非天生就拥有面对这些挑战的勇气,而是因为他的经历赋予了他力量和勇气。
弗隆在纠结是否要救出莎拉时,不禁回忆起自己童年的境遇。他母亲是一名未婚生子的女佣,在社会上备受歧视。然而,威尔逊夫人接纳了他们母子,威尔逊夫人是一位基督徒,她让他们在自己的大房子里生活,甚至引导弗隆爱上了阅读。威尔逊夫人的善行和接纳,塑造了弗隆的人格和价值观。
在关键时刻,弗隆想到威尔逊夫人日常所行的善事,想到她怎样纠正他、鼓励他,想到她说过、做过,还有拒绝说、拒绝做的那些小事;而所有这些小事加起来,就构成了生活。如果不是威尔逊夫人的庇护,他和母亲的命运可能会截然不同。他母亲很可能也会沦落到修道院抹大拉洗衣房那样的地方,被隐藏、监禁、强迫劳动。正是这份回忆和感恩之情,让弗隆下定决心采取行动。

随着电影情节的推进,我们逐渐意识到,弗隆的选择并不只是因为威尔逊夫人,还有他内心深处的信仰。弗隆是一名基督徒,他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深受信仰的影响。圣书中,主曾教导门徒:“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路16:10)这句话强调了小事的重要性。正是这些小事,决定了我们的信仰深度。
弗隆的行动,也让人想起马太福音25章中的话:“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做在我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在那个平安夜,弗隆再次看见了莎拉,他没有视而不见,而是选择了伸出援手。小说里,弗隆说了这样一句话:“不能互相帮助,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走过这么多年,活过几十个春秋,过完整整一辈子,一次也没有鼓足勇气去反对现状,却还要自称基督徒,面对镜子里的自己,这可能吗?”我们看到,是信仰的引导,让弗隆最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电影的结尾字幕提到:“献给在1922年到1988年间,被送往抹大拉机构进行‘忏悔和改造’的超过56000名年轻女性,以及那些被从她们身边带走的孩子们。”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提醒我们,历史上的错误往往源自于沉默和冷漠。在影片中,弗隆的决定无疑是对这种历史悲剧的一次小小反击。弗隆的故事告诉我们,改变世界不一定需要惊天动地的大事。即使是一个微小的选择,只要出自爱与正义,也能带来希望的曙光。
1985年,本笃会修女路得·福克斯(Ruth Fox)在大学毕业典礼上所作的祝福词,是对每一位跟随者的提醒:“愿上帝赐予你对不公、压迫和剥削人民之事的愤怒,使你为正义、自由与和平而努力。愿他赐予你泪水,为那些饱受痛苦、遭人拒绝、忍饥挨饿和战争折磨的人们而流,这样你就能伸出援手去安慰他们,将他们的痛苦化为欢乐。愿他赐予你足够的傻气,让你相信自己能在这个世界上有所作为,这样你就能去做那些别人说做不到的事。”
新春佳节,世界依然充满挑战,盼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弗隆那样,从小事做起。在小事上忠心,成为世上的光,照亮他人的生命,带来温暖与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