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走后,职分由谁继承?这是老先知担心的问题。他一直期盼自己如师傅一样,选定继承人。没想到,事情跟他想的不一样。一起来读这个有关传承的故事吧。


一
夕阳西下,寒风瑟瑟。老先知躺在床上,裹着一件外衣。那件外衣几经岁月的洗礼,颜色已经变得暗黄。褴褛布衣,老先知却视为至宝。
“师傅,约阿施王在外面求见!”老先知眼睛一亮,默默地点点头,顿时来了精神。他知道自己的日子到尽头了,走之前,他要拼尽力气,最后助国君一臂之力。
老先知脸色苍白,血气全无,不禁悲从中来。听到王的脚步声,老先知的呼吸急促起来,身体颤抖,挣扎着想要坐起来。两只细柴般的手臂,努力支撑起瘦骨嶙峋的躯干……老先知的呼吸声越来越粗。
王见此情形,赶紧劝道:“我父啊,你且躺下,勿动。”王情不自禁地伏在老先知身上,痛哭起来,“我父啊,我父啊,你是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王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这些年若不是老先知的辅佐,王可能早就成了亚兰王的阶下囚。
这些天,老先知一直在想:“若是有人能接替我,带领众先知门徒,那该多好啊?这样,就有人能继续辅佐国君,对抗亚兰国的威胁了!”

老先知猛地想起当今的亚兰王哈薛,心里不禁打了个寒颤。那年,老先知去大马色城办事,哈薛还是当时亚兰王便哈达的得力干将,奉命前来求问先知。
“我主,小人哈薛奉亚兰王便哈达之命,前来求教神人。我王生了一种怪病,医生们束手无策。您是神人,知晓万事,我王的病能好吗?”
哈薛毕恭毕敬,弯腰低眉,两手交叉,一副卑躬屈膝的样子。
“你抬起头来”,老先知阅人无数,他总是透过人的眼神,来察看其为人如何。那是一双狡猾的眼睛,圆溜溜的眼珠转来转去,不时用眼睛的余光四处扫视。
“这人将来必要做王。他要残杀以色列人,摔死你们的婴孩,剖开孕妇的肚腹。他主子必死于他手。”老先知听到神的启示,不由得大惊。
若是耶和华所允许,那又奈何?先知想到自己离世后,家国将遭受的蹂虐,便感到钻心的痛。悲伤涌上鼻孔,眼泪忍不住地流下来。
哈薛看到神人瞪着他,眼神里充满了愤怒,再是无奈,再是哀伤,他反倒不安起来,心想:“莫非这神人已知我野心?这可如何是好?不急,我且试探他一下,或许他是想起了别的伤心事。”
“我主,你怎么了?是不是我王的病不能好?还是您想起了其它伤心事?”
老先知回过神来,缓缓说道:“不,你王便哈达的病必好;只是,他必会死……你必取代他作王。”
哈薛急忙跪倒在地,“仆人算什么,只不过是王的一条狗,怎么配得?”哈薛眉角微微上扬,嘴角向左微倾……
哈薛当时的表情,深深印在老先知心里。而眼前的约阿施王,是哈薛的对手吗?他能保护以色列百姓吗?这是老先知深深担忧的。

老先知严肃道:“王啊,请取弓箭来!”
约阿施王慌忙让护卫长拿弓箭进来。
老先知厉声道:“你手拿弓。”王照作。
“打开朝东的窗户。”王照作。
“射箭。”王照作。
“这是战胜亚兰人的箭。”王默默点头。
“你再取几支箭!”王照作。
“向地上射箭。”王射了三次后,看着老先知,不动了。
老先知脸色大变,大怒道:“你应该射五六次,就可以灭尽亚兰人了!”他无奈地摇头又叹道:“如今,你只能打败亚兰人三次……”
老先知转头不再看王,王惭愧地低下头,黯然离去。
老先知连连叹气,当年,师傅被耶和华神接走之前,将先知领袖的职分传承给他;但如今,却无一人可传承。老先知又抚摸那件陈年旧衣,那是师傅留给他唯一的物品。他想过把职分传给聪明伶俐的基哈西,谁知那年轻人却贪爱钱财,被耶和华咒诅,得了大麻风,不能再服侍老先知。
老先知感到越来越冷,他紧紧地抱着师傅的外衣。在弥留之际,他看到了师傅,师傅正在召唤他:“以利沙,以利沙……”
二
师傅要走了。师傅名声赫赫,叱咤风云,如烈火疾风。
“师傅走之前会留给我什么呢?”以利沙自言自语。
还记得那一年的那一天,正当午,他赶着家里的十二对牛耕田。他没有什么雄才大略,父亲也不希望儿子做出什么丰功伟绩,只希望他在乱世中能苟活下来。
以利沙练就了一身驾驭牛群的本领,无需仆人帮忙,一人便可轻松控制家里的十二对牛。
田里太热了,他光着膀子,吆喝着牛群。没有叱咤风云,叱咤牛群也不错。以利沙并非胸无大志,苟且偷生。他曾想过,有没有可能像大卫王年轻时一样,练就一身本领,有一日遇到争战的机会,也好一显身手,为耶和华的名而战!
所罗门王死后,以色列王国分裂,国势衰弱。非利士人、亚兰人,甚至亚扪人、摩押人也欺负以色列人。以利沙一想到这里,不由得义愤填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可是,又能怪谁呢?以色列诸王大行悖逆之道,狗改不了吃屎,屡败屡不改。耶罗波安王拜金牛犊的罪,像一个挥之不去的咒诅,一代一代地紧箍着以色列的国运。
以利沙不知道国家的前途何在,索性就听从父亲的话,在这混乱的世道中,苟延残喘,谋条生路,管他什么国家大事,那都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
“嘿哈——嘿哈——”以利沙赶着牛群,想象着在指挥一队精兵,冲锋陷阵。
“杀啊——杀啊——”有时以利沙又想象着自己是大卫手下的勇士以利亚撒,横刀立马,站在田间,用刀击杀非利士人,大获全胜。
以利沙光着膀子,白日梦做得正酣畅,突然感觉到一股大力临到自己身上。难道是神的灵降临在他身上?难道是神的使者要向他显现?
一转身,以利沙吓了一跳。只见一人身穿毛衣,腰束皮带,目光炯炯有神。

“神人!”以利沙不由得叫了出来。
那人似乎很高冷,对他不理不睬,只顾自己向前赶路,健步如飞。
以利沙急忙喝住牛群,牛群听到主人的命令,立即乖乖地呆在原地。以利沙赶紧追了上去。
“等一下,您是,您是神人以利亚,对吗?”
“我肩膀上的外衣是您的吗?”
“您要去哪里?”
以利沙恭敬地捧着外衣,紧随其后,心想:机会来了,我再也不要耕田了,我要拜师学艺!
神人在迦密山上大战巴力450个先知的事迹,传得沸沸扬扬。不过,王后耶洗别追杀神人的传言,以利沙也有耳闻。
“神人,您一定饿了,我给您做吃的!”
神人似乎真的饿了,停下脚步,就近一块石头,稳稳地坐了下来。
“神人,您先吃东西。我回去跟父母告个别,以后就跟着您,您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年轻人,我没有向你做什么!”神人的言语简短干练,以利沙低头琢磨着。
“神人哪,当您把外衣搭在我肩上时,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力量,您的衣服也有神力!我可以叫您师傅吗?”神人默然不语,只是静静地注视着他的眼睛。
“那您算是默许了,对吗?我去去就回来。”以利沙一边往家跑,一边回头看神人,生怕神人一下就不见了,又被耶和华神提到别的地方去。
三
师傅就要离开了!以利沙十分不舍。
时间过得真快,跟师傅在一起的日子,以利沙学到很多,真希望能多服侍师傅几年!
以利沙的心情很复杂,他舍不得师傅离开。不过,他也知道,师傅走的日子,就是他承接师傅职分的日子,他要一步不离、紧紧跟着师傅。
以利沙心潮起伏。若是没有师傅,他可能还在赶牛耕地,还是没有目标和方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蹉跎岁月。那天,当师傅把外衣搭在他身上时,他像被电击过一样。从此,开启了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
众先知门徒这些天一直在讨论以利亚离开的事。有先知门徒说,以利亚会像当年的摩西一样,被上帝带到一个隐秘的地方,无人知道。
以利沙想,无论师傅以怎样的方式离开,他都要一直跟随他,直到他上升看不到。

“师傅在离开前,会留给我什么呢?”以利沙无时不刻不在想着这个问题。他希望师傅能留给他一件物什,好在师傅不在的日子里,有个念想。
师傅临走前,告诉以利沙,他要最后一次巡视先知门徒学校。当时,师傅住在吉甲。吉甲是师傅常住的地方之一,他常常在那里教导众先知门徒。
吉甲历史悠久,那里的石头是会说话的,它见证了约书亚带领以色列百姓过约旦河、攻克耶利哥城后,在吉甲立石为证。
那十二块纪念石堆是以利沙常常独自默想的地方,师傅当年与巴力众先知对决时,也用十二石头筑坛,神降火在坛上收纳了祭物,众人见此情形,大呼:“耶和华才是真神!”
百年不变,石头们在风雨中述说着上帝的大能作为,一遍又一遍地述说着当年以色列人在吉甲扎营、受割礼、守逾越节的故事……
约旦河里祭司站定的地方,十二块石头矗立其中。涓涓河水流过石堆,形成美丽的漩涡;与堆立在吉甲的十二块石头,彼呼此应,一同述说耶和华神使河水分开的神迹;祖辈们徒步过河,水墙像夹道欢迎的卫士,欢迎神的军队过河。
以利沙常常坐在十二块石头旁边发呆,想着自己当年耕地时赶着十二对牛的情景。如今,以色列十二个支派已经分裂成十个支派和两个支派,人们离上帝越来越远。以利沙跟着师傅,用上帝的话语和能力,“驱赶”着这十二只倔强刚硬的牛,希望他们能不断向上帝回转。
四
“以利沙,我要去伯特利先知学校,你可以在吉甲等我。”以利亚静静地看着以利沙。以利沙着急了。
“师傅,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也在你面前起誓,你往哪里去,我就往哪里去,我决不离开你。”
风吹起了以利亚的外衣,外衣拂在以利沙脸上,搅动着以利沙的灵。
在去伯特利的路上,以利沙不由得想起以色列的先祖雅各。当年他独自一人前往亚兰地,在伯特利梦见天梯,看到天使们上上下下,于是,雅各称那地为伯特利——神的家。二十年后,重返迦南地时,他在伯特利献祭,感恩上帝的同在与保护。
远远地就看见伯特利先知学校的门徒们相迎。以利亚一一拍他们的肩膀。众先知门徒挨近以利沙,低声相告:“你知不知道,你师傅今天要走了?”
“我知道,我知道,你们小声点,我会一直跟着师傅的。”
之后,众门徒恭敬站立,以利亚坐下来劝勉大家。
每到一站,以利沙的心都会咯噔一下,这是告别之巡。跟师傅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今天日落前,可能再也见不到师傅了。回想过往两人一起的时间,以利沙心里感到空落落的。
“师傅,您能给我们再分享一下您上次在迦密山和何烈山的经历吗?”以利沙百听不厌。那是师傅灵程路上最难忘的经历。
以利亚挽起外衣,再次坐下,娓娓道来。众先知门徒,静静地听着。以利沙的眼晴里泛着泪花。
以利亚的眼里也浸满泪水。
以利亚是在何烈山领受了上帝的启示后,下山找到以利沙,呼召他来跟随的。从此,以利亚不再孤身一人奋战,他有了同工,就是年轻勇敢的以利沙。以利沙形影不离地相伴相随,以利亚觉得他就像自己的儿子。尽管以利亚不善言辞,但他无时不刻不为着以利沙能承接他的服侍而切切祷告。
五
“师傅,下一站,我们去哪里?”
“耶和华要差遣我去耶利哥,你可以在伯特利等候我!”
“师傅,我不会离开你,你去哪里,我就跟您去哪里!”
以利亚拂一拂衣袖,踏步向前。以利沙紧随其后。
耶利哥是沙漠中的绿洲。那里的棕树绿油油的,有扇子大的叶子,树下是路人乘凉的好地方。
“师傅,您需要休息下吗?”
“不用,耶利哥的先知门徒们还在等着我!”
天气太热了,以利沙口干舌燥。他一边跟在师傅后面走,一边顺手摘路旁的椰枣吃。师傅只是向前赶路,汗水湿透了师傅的外衣。
以利沙和师傅远远地看见住耶利哥城的先知门徒们早己站在那里等候,以利亚走上前去,一一拍拍先知门徒们的肩膀。

众先知门徒挨近以利沙,低声相告:“你知不知道,你师傅今天要走了?”
“我知道,我知道,你们小声点,我会一直跟着师傅的。”
以利亚劝勉完毕。有先知门徒求道:“神人哪,我们居住的地方棕树成林,确实是一个好地方。只是水质恶劣,仆人们种的东西还没熟就落地了,还有人因为饮这里的水而病死的!神人,您能为我们把水治好吗?”
耶利哥的先知门徒们,希望以利亚离开前,能帮他们解决下生活的困难。先知门徒们跟以利亚提过很多次,可不知为何,每次以利亚都不回应。
这次,以利亚仍是默默不语。他转头瞥了一眼徒弟。
“大家可以去西边的泉打水,顺便绕耶利哥一次,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默想当年神使耶利哥城倒塌的大能作为。”以利沙说完后,又回望了一眼师傅。
众先知门徒听了以利沙的妙语,都赞不绝口,微微一笑,不再言语。
以利亚拂尘而去。有五十位先知门徒依依不舍地送行。
眼前就是约旦河了。众先知门徒站住。以利沙跟着以利亚继续前行。师傅脱下外衣,卷起来一挥,河水顿时分开,干地露了出来。师傅将外衣搭在肩膀上,继续前行。以利沙紧紧跟上。
六
约旦河东基立溪,一只乌鸦在师徒二人头顶盘旋。
“难道是当年叼着饼来养活师傅的那只乌鸦?它也知道师傅要走了?”
以利亚弯下腰来,从溪水里取水洗脸,衣角浸在水里。以利亚站起来,喃喃自语:“走完了。”转过头来问道:“以利沙,你要求什么?”
终于等到这一时刻,以利沙想求师傅给他一件纪念品好作留念,不过,他知道师傅的心,师傅希望他能传承职分,履行先知领袖的使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师傅,我求感动你的灵,加倍地感动我!”
以利亚欣慰地笑了,仰天长长地舒了口气。他可以安心地离开了。
“你所求的难得,”以利亚顿了顿,“不过,在我被耶和华接去离开你的时候,你若看见我,就必得着;若看不见,就得不着了。”师傅在他离开的最后时刻,仍不忘给徒弟出考题。
以利沙的眼睛紧紧盯着师傅。
“他们到了,”以利亚甩了甩衣袖,云彩伸出双手迎接他。天开了,忽然有火车火马降临,声音震天动地。火车火马将以利沙和师傅分开,一股强势的旋风将师傅提起,火车火马围绕着师傅,螺旋向上而起,上升,上升,逐渐消失在以利沙的视野。
以利沙大呼:“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刺啦”一声,悲痛之下,他将自己的外衣撕为两片……师傅不见了,以利沙放声大哭,泪水模糊了双眼。恍然间,师傅的外衣若隐若现……

“是师傅的外衣!”
以利沙像捡到宝贝一样,将师傅遗留下的外衣抱在怀里。他想:我有没有得到感动师傅的灵呢?他走向约旦河边,卷起师傅的外衣一挥……河水分开了;他走过干地,经过耶利哥,医治好了那地的水;他经过伯特利,审判拜巴力的童子;他走向迦密山,去师傅曾经大战巴力的战场……
……
“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众先知门徒在奄奄一息的以利沙旁边呼喊道。
老先知好想如当年的师傅一样,在事奉的最后时间,重走一遭自己曾经侍奉过的土地,将师傅的外衣留给下一个先知领袖,继续兴旺先知门徒学校……
老先知长叹一口气,抱着师傅的外衣静静地等着。他离开床,上升,上升,看到师傅在迎接他,穿着一件新衣,洁白充满荣光……
这时,老先知再看下面,一位他不熟悉的面孔,捡起地上的外衣——那是他的外衣……
自以利亚和以利沙之后,先知门徒学校的学生,一代又一代忠心传递耶和华的话:“耶和华如此说……”

作者简介
高梁
喜爱阅读各类历史故事和金庸武侠小说,喜欢尝试从传统文化切入信仰议题。目前在边学边做特殊儿童教养工作。期望通过不同的经历,更深思考人性,写出深入人心的文章。